本報前幾期對信用卡商城(詳見)和信用卡分期付款(詳見)進行了測評,讀者反應(yīng)都非常好,本期讓我們來關(guān)注銀行送出的免費餐——積分兌換禮品,看下這個免費餐是否好吃。
很多持卡人或潛在持卡人都會有相同的感受,不少銀行都會打著刷信用卡可兌換很多禮品的旗號來招攬客戶,而確實也有不少客戶是看中積分兌現(xiàn)而開了卡。然而在使用過程中,持卡人會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自己積累了很多積分,但銀行提供的可兌換的禮品卻大多是一些“便宜貨”;而在有些銀行卻又可用不多的積分兌換到讓自己較滿意的商品。而這也正是每個銀行對積分有不同的價值認(rèn)知所導(dǎo)致。
為此,本期《賺錢周刊》的信用卡積分兌換測評,將會針對積分所能兌換的禮品、使用期限以及兌換的價值進行測評。
算清信用卡積分價值
所謂信用卡積分,就是各家銀行設(shè)定的刷卡消費金額按照一定比例兌換而來,每個持卡人有一個專用的積分賬戶,有些銀行信用卡每消費1元兌換1積分,也有需消費20元兌換1積分。
部分銀行的信用卡積分是永久有效的,但也有部分是有年限限制的。
大部分人使用積分,主要是用于兌換銀行所提供的各種禮品,這就是體現(xiàn)信用卡積分含金量的時候。積分禮品價值的計算一般是按照刷卡額的0.25%—0.3%制定的。也就是說,無論你刷卡消費是按照什么比例進行積分,最終折算成兌換禮品的比例大多在0.25%—0.3%,這個數(shù)字也被稱為反饋率。例如,刷卡消費10000元,最終通過消費積分兌換的禮品價值在25元至30元之間。
據(jù)本報記者了解,多數(shù)銀行的信用卡是1元兌換1個積分,而招商銀行信用卡則要20元兌換一個積分,這兩者積分規(guī)則相差甚遠(yuǎn),但是實際的積分含金量卻基本相當(dāng),這就是上文所介紹的0.25%—0.3%的反饋率。
不過,本報記者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行業(yè)的平均水平如此,但具體到各個銀行以及相應(yīng)設(shè)定的禮品兌換方面,實際含金量還是有相當(dāng)?shù)牟町惖。也就是說,持卡人消費相同的金額,在不同銀行可最終兌換的禮品價值并不相同。特別需要提醒的是,即使是同一家銀行,消費相同的金額,在兌換不同價值的禮品時,也會體現(xiàn)出不同的含金量。
此外,消費者可能會忽略的是關(guān)于其他幣種的積分。不少信用卡對持卡人消費其他幣種如美元、港幣和歐元都會進行積分。而本報記者對比可知,如果你經(jīng)常消費美元的話,刷浦發(fā)、建行的信用卡兌換積分相對更劃算。